首页

踩射

时间:2025-05-24 20:53:47 作者:西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盟在重庆成立 浏览量:56398

  中新网福州10月25日电(郑江洛)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福建厦门举办。

  台湾业界将踊跃参会。台湾亚太文创协会、台湾漆艺发展协会等32家协会组团参展,90余个文创品牌、诸多工艺大师将现场展示大师级工艺精品和艺术品。此外,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所高等院校将共同参加“海峡两岸高校创意设计展”活动,为两岸青年搭建展示才华、互学互鉴的舞台。

  海峡两岸文博会是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

  福建省文旅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林守钦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峡两岸文博会作为两岸文化交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为两岸文化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也为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创新采用“2+3+N”办展模式,打造“文化产业综合成果展”“城市印象主题展”2个综合主题展区,“海峡两岸文博IP授权展”“海峡两岸高校创意设计展”“海峡两岸工艺美术精品展”等3个专业专题展区,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两岸文化产业交流、文旅项目投资对接,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两岸文化交流成果。

  林守钦介绍,海峡两岸文博会同期将举办对接会、签约会、互动体验、文博大讲堂等“N”场系列活动,并在厦门各区文化产业园区设立10余个分会场,邀请两岸文旅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以及青年业者和学生参与,进一步增进两岸文化领域交流交融。

  在展区方面,文化产业综合成果展、城市印象主题展将集中展示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文旅发展成就,着力拓展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河北省、江西省、贵州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西藏昌都、浙江宁波等主题展区,将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创新打造“海峡两岸文博IP授权展”,汇集国内众多博物馆IP,以及众多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品牌方资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等20家博物馆藏机构确定参展,将促进文博领域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创新。

  本届文博会携手福建省贸促会,策划推出“非遗走向世界—走进大阪世博会”主题特展,将集中展出一批福建省代表性非遗项目。(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西问|孙毅华:敦煌壁画建筑形象何以兼容东西?

东京4月11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9日出席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澎湃新闻共同举办的大熊猫香香云连线暨粉丝分享会。

“快乐源泉”!美国华裔青少年到广州最想尝“中国奶茶”

2023年5月27日,天涯社区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资金流动性困难,这几年累计拖欠的电信IDC费用已到了最后无法协调协商的状态,加上天涯社区也发现了一些平台自身的技术问题需改进,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数据重构及产品瘦身等,这将大幅降低电信费用及优化用户体验,有利于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天涯社区无奈暂停了访问服务。

重庆:将存量商品房转为租赁住房 促房市稳健发展

王毅表示,中国视欧盟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盟发展壮大、实现战略自主。只要中欧加强团结协作,阵营对立就搞不起来。世界是个地球村,各国利益相融、命运与共,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制,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藏首个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在拉萨投运

谢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近,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还对包括美国在内的54个国家人员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不少外国游客抓住机会体验中国,今年上半年入境的外国人达到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免签入境同比增长190%。“City不City”走红网络,“China Travel”成为流量密码。外国游客逛夜市、压马路、乘游船、坐高铁,还学跳广场舞、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体验无人机送外卖,实地感受一个开放安全、活力满满、热情好客、真实立体的中国。不少旅游视频以“意想不到的中国”“西方媒体不想让你看到的中国”为题,有网友评论:“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同为地球居民,需要懂得如何和平共处。”

广西三江:瑶乡民众载歌载舞庆乡庆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受降雨影响,昨天(13日)8时至今天(14日)8时,广西郁江支流画眉河、四川青衣江支流天全河2条中小河流发生小幅超警洪水。水利部向内蒙古、浙江、福建、广东、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区发出靶向预警单,指导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